新浪科技 谭宵寒
“我觉得微信一般 ,也就是个漂流瓶有一点点意思。”一位00后说道 。
用社交产品也是有鄙视链的 ,微信用户嫌QQ用户太幼稚、不够高级,QQ用户嫌用微信的人太老,“那是大人们才用的东西 。”并且这种鄙视链已经转化成一种自信,微信的重度用户们相信,他们的后辈将在大学里将完成从QQ向微信的迁徙。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原因,过去几年的年轻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。
但谁也不敢保证每一代人都能顺利地完成这种迁徙,不致在对QQ略有厌倦的时候腾讯系以外的App截胡,流向新的社交平台。这或许是腾讯正在内测的QIM的逻辑之一——设计一款专门给年轻人的社交App。
QIM的出现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腾讯体系内尚未出现成功的短视频、视频社交的产品,对于狼人杀这样的垂直的视频社交产品 ,腾讯可以通过独家代理米未传媒的饭局狼人杀切入 ,但对于平台级产品,即便腾讯3.5亿美金投资了快手,也抑制不了它在这一领域占地太少的焦虑 。
最早在今年6月 ,便有QIM正在内测的消息传出 ,这是一款定位类似于“美拍”、“快手”的产品 ,主打拍照、短视频分享 ,在广场可以看到附近的人分享的视频照片。
另外,曾传言被腾讯战略放弃的短视频产品“微视”似乎也将归来——App Store显示,2015年4月,微视更新了新版本,但时隔两年,今年5月,微视再度更新 ,此后6月 、8月也接连更新——QIM内测、微视重启 ,腾讯的短视频再次被提上战略层面。
微视之后 腾讯还需要短视频产品
半个月前,在青松基金5周年庆典上 ,对于下一代社交,Tiki CEO吴永辉提到了社交发生颠覆可能存在的点是 ,社交的关键元素 ,比如社交身份发生了变化——人对人的聊天包括文字聊天或者视频聊天现在都已变得传统,而在三五年内,借助VR/AR技术 ,将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形态通过视频传达或许将成为可能。
这也是微信正面临着的——未来或许有新的社交元素和手段收割用户。即便是现在,在微信朋友圈和空间动态里,更多的是文字、图片和以前两者为主的文章,而非媒介升级后的视频。
视频形态的产品更是占据时间的产品。自2016年底以来,狼人杀等带有视频元素的产品渐火,它可以是一款游戏产品,但同时也可以是一款视频社交产品 。这类产品对微信 、QQ的冲击是 ,它们占有了用户的社交、娱乐时间 ,即便前者在使用频次上依然占优 ,占有用户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则代表着商业价值 。
“视频的趋势已经确定,从投资和创业的角度 ,往这个方向深挖 ,应该概率大一点。”同样是在青松基金5周年庆典上 ,映客创始人兼CEO奉佑生说道。
国内与社交、娱乐相连的产品已经在更新着带有视频元素的功能。7月,陌陌更新新版本 ,推出“快聊”、“狼人杀”、“派对”三大实时视频社交功能 。其中,快聊是一对一实时视频聊天功能,派对是多人实时视频聊天功能;9月 ,花椒新增开趴功能 ,可以实现6人同屏连麦;而更多的产品早已开放短视频功能 。
对于腾讯而言,无论是从媒介升级形态 、还是争夺用户时间的角度来看,在短视频和视频社交领域 ,它都需要一款产品。
越来越复杂的微信和QQ
在微信和QQ体系内其实已经有短视频和视频社交的功能。2014年10月 ,微信推出短视频功能 。去年12月,微信更新新版本 ,支持朋友圈分享相册中的本地视频 ,视频时长从6秒延长到了10秒。
在QQ动态入口中,2016年9月更新的新版本中则增加了“日迹”功能,用户可添加声音 、文字 、动态挂件、滤镜等 ,并可发送给好友或分享到讨论组和群里 ,进行评论互动。目前日迹还可实现广场功能,成为一个开放的短视频平台。
但微信和QQ都变得越来越复杂,短视频在微信的主战场朋友圈和QQ的主战场好友动态里 ,都只是作为一项功能存在,并不能形成社区氛围;微信的10s短视频在视频剪辑、滤镜等方面依旧不如发展多年的短视频社区平台,用户依旧会选择在其他平台录制和制作视频保存本地后,再上传到朋友圈;此外,朋友圈是相对封闭的 ,未能与陌生人 、达人形成良好互动——腾讯需要一款短视频、视频社交产品 ,并且是独立的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