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经典诗词中的七夕记忆

时间:2023-03-18 00:04:45 作者:大成 热度:102℃

海报制作:方金洋

  新华社天津8月5日电(记者李鲲)中国农历七月初七——七夕,一年一度的天津电视节目“云河星度万古同·七夕诗会”如期上演  。静谧优雅的松间书院,主持人与来自中外各行各业的诗词爱好者共品中华爱情诗词。

  “我们希望通过诗会 ,从爱情的角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,给人们以爱人、爱家 、爱国的启发。”节目主办方、天津市文明办综合处处长孙伯虎说。

  在孙伯虎看来 ,七夕节承载的中国爱情观需要走进现实 ,让年轻人感觉更具象化,而诗词就是一个重要抓手。于是,他们从2019年起策划开设了这个节目。

  事实上  ,起源于汉代的七夕节 ,是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。2006年 ,七夕节与春节 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 、重阳节一起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。

  中国历代诗人以“七夕”为题,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,仅《全唐诗》和《宋全词》中 ,带有“七夕”“乞巧”二字的诗词就有146首,让人感受着七夕节的独特魅力。

  虽然公认的较早记录七夕节的诗词 ,是近2000年前东汉末期文人所作《古诗十九首》中的“迢迢牵牛星,皎皎河汉女” 。但牛郎星与织女星的称呼早在2500多年前所编订的《诗经》中就已出现——“跂彼织女 ,终日七襄。虽则七襄,不成报章 。睆彼牵牛 ,不以服箱 。”

  “牵牛”和“织女”这两颗星 ,后来逐渐演变成流传千古爱情故事中的主角“牛郎和织女”。

  千百年来,以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为载体,中国历代诗人在七夕时节寄托了关于爱情的多种情愫 :

  有两情相悦的无限美好——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(宋·秦观)

  有爱而不得的相思之情——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  。(东汉·古诗十九首)

  有怦然心动的情不自禁——步月如有意 ,情来不自禁 。(南朝梁·刘遵)

  有终成眷属的美好祝福——愿天上人间,占得欢娱 ,年年今夜。(宋·柳永)

  有渴望爱情的孤单孑立——天阶夜色凉如水 ,坐看牵牛织女星。(唐·杜牧)

  有心灵手巧的真诚祈福——家家乞巧望秋月 ,穿尽红丝几万条。(唐·林杰)

  ……

  七夕节是一个以爱情为主题、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 。这一天,中国民间有乞巧 、晒书、拜月 、拜魁星 、吃巧果等习俗。东晋葛洪的《西京杂记》有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俱习之”的记载 。

  尽管时代快速演进,牛郎织女对爱情的忠贞与坚守 、家庭责任的担当等传统文化精神内核 ,仍在传承和延续,成为中华善良风俗和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。

  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教授张静认为,相较于中国其他传统节日,七夕诗词与美好爱情紧密相关,“沐浴人间烟火气”是这些经典得以流传千年 、刻入记忆的精髓所在  。

特别声明 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。

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请联系邮箱3453598449@qq.com,并提供相关证据,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